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Av无码精品中字,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在1500米步道上與歷史對話

重慶大學創(chuàng)新打造“行走的抗戰(zhàn)聯線”思政金課

2025年09月15日13:47 |
小字號

在重慶大學A校區(qū),一條長約1500米的步道無聲串聯起十余處抗戰(zhàn)文物與遺址。9月14日,一場以“行走抗戰(zhàn)聯線”為主題的思政實踐課在此開講,來自新聞學院、外國語學院的65名師生與10名留學生共同踏上這條歷史足跡,以腳步丈量歲月、以聆聽對話往昔,深切感悟抗戰(zhàn)精神在新時代的回響與傳承。

師生在七七抗戰(zhàn)大禮堂前聆聽盧作孚先生事跡。馬子揚攝

師生在七七抗戰(zhàn)大禮堂前聆聽盧作孚先生事跡。馬子揚攝

實業(yè)救國、血旗銘志、百鴿祈和

多重敘事中的抗戰(zhàn)精神

在七七抗戰(zhàn)大禮堂前,盧作孚現代中國研究院院長、新聞學院教授張瑾講述了愛國實業(yè)家盧作孚指揮“宜昌大撤退”的壯舉,其創(chuàng)建的民生公司以不足2萬噸的運力,搶救150萬人和100萬噸物資,保存了中國工業(yè)命脈和教育文化根基。

教室內,“死字旗”傳承人王烈勛重現了1937年父親王者成贈子“死字旗”的故事——“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在《世界和平的信使》紀念雕塑(也被國人稱之為《百鴿圖》)前,師生們了解到這幅1940年于防空洞中創(chuàng)作、作為國禮贈予羅斯??偨y(tǒng)的工筆畫背后的和平寓意。

演講振聵、科學啟蒙、學燈長明

人文與科學之光不滅

在周恩來雕像前,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周璐回顧了1938年周恩來在校所作的《第二期抗戰(zhàn)形勢》演講,其深刻闡述的持久戰(zhàn)思想為抗戰(zhàn)指明了方向。

師生在周恩來雕像前合影。王晨雅攝

師生在周恩來雕像前合影。王晨雅攝

師生們來到饒家院舊址,這里記錄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的童年歲月??箲?zhàn)期間他未進學校,由父親丁觀海教授啟蒙教育,最終走上科學之路。1976年他成為首位用中文發(fā)表諾貝爾獎演講的科學家。

不遠處,一教學樓與文字齋靜靜矗立,見證著“沙坪學燈”的歷史。重慶抗戰(zhàn)遺址博物館副館長錢鋒介紹,抗戰(zhàn)時期沙坪壩聚集全國八分之一的大學生,夜晚教室燈火通明,書聲瑯瑯,成為“陪都八景”之一,象征文化不滅、精神不死。

洞壁書聲、“蛙聲”傳捷

堅韌歲月中的抗戰(zhàn)強音

隨著聯線深入,師生們來到重慶大學防空洞、大轟炸紀念碑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1939至1941年重慶大學遭日機至少六次轟炸,投彈數百枚,但師生三天后即復課。時任校長葉元龍激勵師生:“敵人毀得了我們的學院,毀不了我們抗戰(zhàn)到底的精神!”

在馮簡雕像前,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講述了時任工學院院長馮簡建立中國第一座短波電臺的事跡。該臺被日寇稱為炸不死的“重慶之蛙”,是當時對外宣傳的重要渠道。

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講述馮簡與“重慶之蛙”的故事。王晨雅攝

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講述馮簡與“重慶之蛙”的故事。王晨雅攝

步履所至、精神所往

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政實踐

從盧作孚的實業(yè)報國到“死字旗”的家國大義,從周恩來的演講到“沙坪學燈”的堅守,從防空洞里的課堂到“重慶之蛙”的勝利強音,這堂“行走的思政課”以跨越時空的方式深刻詮釋抗戰(zhàn)精神。

新聞學院2024級本科生黃熙然說:“這不僅是校史,更是一部微縮的中華民族抗戰(zhàn)史。”新聞學院學生張雨曦在日記中寫道:“最好的故事是真實的歷史,最好的講述是真實的傳承?!?/p>

外語學院黨委副書記魏世平表示,希望學生不只“知道”歷史,更要“感悟”歷史,從內心深處激發(fā)強國有我的擔當。(晏紅霞、周璐)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