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共享練習室讓大家都滿意
——大渡口區(qū)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的創(chuàng)新實踐

大渡口區(qū)新山村街道萬象匯商場負一樓,有個共享練習室。周邊居民排隊預訂場地還贊不絕口,為啥?“從室外的公園到商圈室內排練,空間大還免費,我們都愿意來?!?月4日上午,在此候場等待排練國標舞的社區(qū)居民羅亞芳說。
這個共享練習室,有260平方米,不僅有空調,還配備了一個舞臺。自去年6月投用后,已吸引周邊28支隊伍“錯峰”使用,成為大家練舞蹈、表演和其他排練活動的首選場地。
免費共享練習室,是“民呼我為”的生動體現,也是大渡口區(qū)人大深入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升級”聽民聲匯民智平臺載體,激發(fā)各級代表履職活力,向群眾關切的難點堵點“進擊”,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的創(chuàng)新實踐。
看似兩難訴求 其實有解
“以前,我們在附近的大渡口公園跳舞,夏天熱、冬天冷,除了擔心刮風下雨,還擔心被投訴噪音擾民。”羅亞芳說,有了這個共享練習室后,大家不用“打游擊”鍛煉了,和社區(qū)的小年輕們排期使用,熱熱鬧鬧更有氛圍。
“壩壩舞噪音擾民,歸根到底是公共空間少。”談及共享練習室,大渡口區(qū)人大代表、新山村街道鎖口丘社區(qū)黨委書記張煉很是感慨。部分居民想要足夠好的活動場地,部分居民希望不被打擾,這個看似兩難的訴求,其實是有解的。
在張煉看來,這個群眾長期反映、具有普遍共性的難題,通過街道深度融合“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的“人大代表一線通”“民呼我為”機制紓解打通。
作為全市首批“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示范單位,新山村街道以覆蓋轄區(qū)4.5萬常住居民的“群眾需求”畫圈,引導人大代表、街道議事代表深入基層一線、直面群眾需求,促進經濟融通、社會溝通、民意暢通、情感相通,一體推進街區(qū)、商業(yè)區(qū)等更新改造。
民呼我為響應 一舉三得
在萬象匯,代表直通一線的平臺是位于這里的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張煉和街道議事代表、萬象匯商場負責人許睿然在此碰了頭。“商場還有一片閑置場地,可提供給社區(qū)使用?!痹S睿然介紹,共享練習室是一種新型消費場景,流量能匯聚更多人氣。雙方一拍即合。
隨后,張煉牽頭啟動“民呼我為”響應,帶領社區(qū)工作人員上門走訪,摸清居民對練習場地面積、配套等需求;許睿然則積極協調商場運營團隊,擬定閑置區(qū)域改造方案——不僅爭取到免租金,還同步配套了展示墻等設施。街道則將這片空間納入文化配套建設。
年初聽民聲,年中有結果。2024年6月,共享練習室正式啟用?!敖鉀Q了噪音擾民問題,為生活圈補充了新場景,盤活了商業(yè)體閑置資源,一舉三得。”新山村街道人大工委負責人介紹,目前,街道已在轄區(qū)3個關鍵節(jié)點設立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
迭代體系功能 各有特色
“深化打造基層單元融入治理,既要規(guī)范建設,還要立足實際彰顯特色?!贝蠖煽趨^(qū)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詹永勝介紹,該區(qū)堅持黨建統(tǒng)領、系統(tǒng)推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機制保障、數字賦能,迭代升級家站點體系功能,現已建成代表之家9個、代表聯絡站68個、聯絡點6個。
如,九宮廟街道建成全市首批集成式標志性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組織代表雙月回家、單月進站、日常駐點,為民解難題辦實事,設立“紅旭救援隊民情聯絡點”,延伸服務至江岸巡邏、應急救援等領域。茄子溪街道15年堅持舉辦民情懇談會,建立民意訴求閉環(huán)機制,有效解決群眾“心頭事”,把民情聯絡點建在產業(yè)鏈上,助推汽摩產業(yè)快速增長。
建勝鎮(zhèn)人大則持續(xù)做實“民生議事會”,聚焦民生關切,推動問題高效解決。跳磴鎮(zhèn)人大探索“義渡360”議事協商機制,三級代表全程參與閉環(huán)協商。各鎮(zhèn)街人大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深化打造基層單元,推動當地基層民主實踐向縱深、見成效。(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