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主題科普展激發(fā)全社會對科技探索的熱情

活動現場。重慶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供圖
人民網重慶9月14日電 (記者胡虹)13日,2025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在重慶金融會展中心舉行。重慶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攜“鑄芯承信,智啟未來”主題科普展,亮相科普月主場,通過硬核科技展示、趣味互動體驗與專業(yè)知識講解,將芯片技術、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為公眾可感知、可理解的科普內容,用實際行動踐行“科技為民、科普惠民”理念。
在“芯片探秘”展區(qū),該院科普團隊通過芯片實物展示、動態(tài)模型及通俗講解,將芯片研發(f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核心技術突破轉化為公眾可理解的內容,從芯片設計原理到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層層遞進地解讀“科技自立自強”背后的努力,讓“芯片”這一抽象概念變得可感知可理解,現場還設置了“芯片探秘”互動裝置,觀眾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芯片樣本,配合動態(tài)演示動畫,清晰呈現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的全流程,直觀感受芯片工作的微觀世界。不少家長表示“這種邊玩邊學的方式,讓孩子真正對‘芯片’有了概念”。
在“AI互動”展區(qū),一場精彩“科技秀”吸引眾多觀眾圍觀,在科普人員指令下,機器狗精準完成握手、避障、跳舞等動作,靈活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引來觀眾陣陣驚嘆;隨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更讓現場氛圍升溫——與小朋友完成“比心”“拜年”等互動動作,不少孩子主動上前觸摸、交流,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
活動現場。重慶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供圖
“以前只在電視里見過AI機器狗,今天親手體驗操作一下,居然能做出這么多靈活的動作,太神奇了!”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的市民李先生興奮地感嘆道。現場科普人員還同步講解了機器狗的核心技術原理,從傳感器如何實現環(huán)境感知,到AI算法如何驅動動作執(zhí)行,用通俗語言拆解專業(yè)知識,讓觀眾不僅“看得熱鬧”,更“聽得明白”。
“芯片是信息技術的‘心臟’,人工智能是未來產業(yè)的‘引擎’,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感受科技的魅力,激發(fā)全社會對科技探索的熱情,尤其為青少年埋下‘科技報國’的種子?!敝貞c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科普基地負責人吳靜說。
吳靜表示,此次亮相科普月主場,是空間通信研究院踐行“科技為民、科普惠民”理念的生動實踐。未來,也將持續(xù)發(fā)揮科研優(yōu)勢,推出更多優(yōu)質科普活動,讓硬核科技變得更有溫度、更接地氣,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yǎng)、助力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