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民文
- English
- 網(wǎng)站無障礙
- 舉報
- 登錄
28 年堅守 這個城口人用大愛書寫超越血緣的 “親情” 佳話

在城口縣葛城街道土城社區(qū),提起羅世玖這個名字,不少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份贊揚的背后,是28年的堅守與溫情。
時間回到1997年5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雨,讓羅世玖與徐年秀、沈銀興母子的人生軌跡緊緊交織。彼時,羅世玖偶遇了在山洞中避雨的母子倆。一番交談后得知,他們從外地流浪至此,舉目無親,沒有落腳之處,只能在山洞里暫且安身,平日里全靠撿拾山上的野果勉強充饑,日子過得舉步維艱。?
聽著母子倆的遭遇,羅世玖的心頭像是被什么東西狠狠揪了一下。他不禁想起自己早逝的父母,那種無依無靠、茫然無助的滋味,他深有體會?!按竽铮易≡诎蜕?,家里現(xiàn)在只有我妻子和孩子,還有兩個空余的房間。我養(yǎng)了200多只羊,你們要是不嫌棄,就跟我回去吧,我管你們吃住,你們就幫我放放羊,怎么樣?”羅世玖的話語里滿是真誠,還特意給了她們一周的時間考慮。
一周后,徐年秀母子應(yīng)允了。就這樣,原本素不相識的幾個人,從此以一家人的身份開始了共同生活。羅世玖親切地稱呼徐年秀為“伯娘”,喊沈銀興為“老表”,家里的氛圍因為她們的到來變得熱鬧而溫馨。
相處的日子里,羅世玖漸漸發(fā)現(xiàn)了母子倆的難處。伯娘患有嚴(yán)重的支氣管炎,走不了幾步路就氣喘吁吁,需要不停地歇息;老表則是“長短腳”,行動不便,而且智力也有些低下,根本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自理??粗齻兊臓顩r,羅世玖和妻子沒有絲毫抱怨,默默地承擔(dān)起了照顧她們的責(zé)任。衣服臟了,他們就拿去清洗;被褥潮了,他們就搬到陽光下晾曬;房間亂了,他們就仔細(xì)打掃……點點滴滴的關(guān)懷,讓徐年秀母子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起初,羅世玖并沒有放棄為母子倆尋找親人的念頭。他根據(jù)徐年秀模糊的描述,每年都會抽出大量的時間,前往陜西、湖北等地打聽消息??梢淮未蔚谋疾ǎ瑩Q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五年時間過去了,始終沒有找到母子倆的親人,羅世玖最終不得不放棄。?
為了能名正言順地照顧徐年秀母子,讓她們徹底有個安穩(wěn)的家,2002年,羅世玖專門去咨詢了相關(guān)部門,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將母子倆的名字加到了自家的戶口本上。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成了真正法律意義上的一家人。?
2007年,徐年秀過世后,羅世玖一如既往地照顧“老表”沈銀興。
這些年來,羅世玖的生活并非一帆風(fēng)順。2016年,羅世玖確診肺癌;2022年,羅世玖兒子患中耳炎手術(shù),花費了20余萬元,還導(dǎo)致家中負(fù)債。
無論多么困難,羅世玖對沈銀興的照顧從未松懈,還花費2.1萬元為沈銀興購買養(yǎng)老保險。羅世玖說,28年的朝夕相處,他與沈銀興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
28年的時光匆匆而過,羅世玖用自己的大愛,書寫了一段超越血緣親情的感人故事。如今,他“撿母行孝”的義舉早已傳遍了城口縣的十里八鄉(xiāng),成為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佳話。(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wǎng)專稿
- “疆電入渝”工程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 人民網(wǎng)重慶8月15日電 截至8月15日3時,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單日最大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約占重慶全市日均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重慶能源保供和綠色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送變電公司員工在嘉陵江畔開展“疆電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組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