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yī)說健康:早篩早診 胃護健康

胃腸鏡檢查作為發(fā)現(xiàn)早期消化道病變的“金標準”,很多人對它卻了解不足,以至于錯失了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的機會。今天就跟著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方大醫(yī)院)內鏡中心主任劉璽一起來了解一下胃腸鏡篩查的重要意義,幫助更多人重視消化道健康 。
胃腸鏡檢查的作用是什么?
胃腸鏡檢查可以診斷胃腸道黏膜有無炎癥、潰瘍、腫瘤等情況,并對胃腸道黏膜病變取活檢后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此外,還能對胃腸道疾病進行微創(chuàng)治療如息肉的切除、鏡下止血等。
哪些胃腸道信號需重視,及時檢查并就醫(yī)?
當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胃痛、腹痛、腹瀉、嘔血、便血、吞咽困難等消化道癥狀,需警惕,并就醫(yī)。
需要注意的是,在腫瘤的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出現(xiàn)癥狀檢查時,可能已經到了進展期,甚至是晚期了,所以,早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意義是重大的。
哪些人群屬于消化道疾病的高危人群,有何篩查建議?
高危人群涵蓋以下幾類:
1.40歲以上人群及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者;
2.?長期胃部疾病患者?,如: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3.?高危生活習慣者?,如:高鹽飲食、吸煙酗酒、肥胖等。
普通人群建議40歲起3-4年/次,如果診斷出慢性萎縮性胃炎C3以上,并伴有腸化者1年/次,C1-C2階段2-3年/次。高危人群需提前篩查并縮短間隔(1-3年)。
很多人對胃腸鏡檢查存在恐懼心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事實上,麻醉的使用,能夠讓患者在睡眠甚至是好夢的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大部分受檢者的反饋都是可耐受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維護消化道健康?
飲食方面:少甜食、少腌熏、多膳食纖維,建議遵循“彩虹原則”,每天攝入大于5種顏色的植物性食物。
作息方面:避免熬夜;
情緒方面:要避免壓力過大。
最后,教大家一個4+7+8呼吸法,情緒壓力大的時候,可以降低腸道的應激反應。
跟著我做:4秒鐘的深呼吸、7秒鐘的停吸,然后呼氣8秒。(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方大醫(y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