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麻花非遺勞動課走進墊江縣龍崗小學

“麻花是一種傳統(tǒng)糕點。想吃麻花,今后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你們知道,制作麻花,需要哪些食材嗎……”10月25日,陳麻花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楊學武走進墊江縣龍崗小學,為小朋友們帶去一堂生動的非遺勞動課。
非遺勞動課進校園。李笑翔攝
陳麻花的制作,需要十八道工藝,其中最好看,也最有趣的部分莫過于搓麻花。只見每位同學的課桌上,擺放著5寸長的條狀面塊。在非遺傳承人的示范下,雙手按住,一搓,面塊呈“8”字形,然后一擰,十指飛舞間,麻花迅速成型。完成陳麻花的制作后,同學們親手制作的麻花送到油炸區(qū),只需要十分鐘左右的等待,鮮香酥脆的陳麻花就出鍋了。
同學們學習麻花制作。李笑翔攝
“在鍛煉同學們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帶領大家近距離感受了傳統(tǒng)非遺文化的魅力?!眽|江縣龍崗小學校校長龔成樹說,今年秋季開學,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該校早在多年前,就將課堂搬到了農(nóng)田。學校在校園旁開辟了一塊農(nóng)場,每個班都有10平方米的田地,無論是翻地、播種、除草還是采摘,都由同學們自己完成。每到收獲季節(jié),學校食堂則按市場價進行回購,如今的校園農(nóng)場,各個班級的同學們分別種下了白菜,小蔥,韭菜、蘿卜等十幾種蔬菜。龔成樹稱,這里不僅成了孩子們勞動實踐的天地,也成了他們分享收獲的樂園。
“未來,陳麻花將面向社會開展更多的‘非遺體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楊學武介紹,磁器口陳麻花傳統(tǒng)制作技藝作為重慶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從2021年起,通過“陳麻花非遺課堂”,已深入居民社區(qū)、校園課堂217余次,參與人數(shù)已達萬人以上。
此外,為助力龍崗小學創(chuàng)建籃球特色學校,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還為學校捐贈了一批體育用品。(馬春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