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在南岸區(qū)就有這么一位志愿者,她20多年如一日堅持志愿服務,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的人。她就是何素貞,我市三名入選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公布的“2020年度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之一。
“我的原則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苯衲67歲的何素貞是南岸區(qū)建筑七公司退休工人,自1999年退休后就一直從事社區(qū)志愿服務。
2019年12月底,龍門浩街道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務團,她成為服務團團長。這個服務團成員平均年齡55歲以上,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30多歲,他們每周至少三天上街巡查,勸導市民文明出行,為腿腳不便的老人購買藥品,化解鄰里不和等糾紛矛盾等。
在七必居小區(qū),有一位臥床不起的獨居老人,4個子女為照顧老人的事產生家庭矛盾,爭執(zhí)不下。何素貞得知情況后主動上門,分別與老人的子女們交流談心,最終大家達成共識,每個子女每月支付老人生活補貼費500元,由何素貞來監(jiān)管老人生活補助費使用情況。
“活到老,學到老。”在志愿服務之余,何素貞最喜歡宣講黨的方針政策、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在黨員大會、黨支部會上,她發(fā)動廣大黨員共同學習,開展“書記講黨課”“模范講事跡”“群眾講變化”17場次,真正將黨的治國理念傳遞到老百姓心坎里。
“我的故事很普通、很平凡!闭劶白约韩@得的榮譽,何素貞謙虛地說,榮譽是一種鼓勵,今后她將繼續(xù)努力,把愛心志愿服務活動一直做下去。(記者 周松)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qū)中塘鎮(zhèn)雙石村的“掛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掛壁公路”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qū)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掛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zhèn)畢橋村高標準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qū)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qū)市聯(lián)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qū)正式上線,將為企業(yè)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qū)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