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在攤位前整理蔬菜。
“苞谷是今早剛掰回來的,甜得很,要不要來幾個?”5月31日一大早,36歲的馬華和妻子王云娟就開始在自己的菜攤前忙碌,前來買菜的,都是小區(qū)里的老熟人。
說是菜攤,實際上只是一塊板子搭起的簡易攤位。沒有招牌、沒有價簽,有的只是這對80后夫妻的實誠。
凌晨4點趕回老家拉新鮮蔬菜
“這個苞谷又甜又糯,我給你選兩個個頭小點的,你家孩子手拿著方便吃!瘪R華一邊說著,一邊剝掉玉米外面的皮。
馬華和妻子擺攤的地方,位于南岸區(qū)六公里一大型小區(qū)內(nèi)。妻子王云娟是一名裁縫,在小區(qū)里經(jīng)營著一家小小的裁縫店。
2年多前,家中添了二寶,夫妻倆尋思著辛苦一點再做份小生意,讓生活能過得好一點。
在向物業(yè)申請后,夫妻倆在自家裁縫店外的走廊上賣起了蔬菜!拔依霞以诎湍辖缡r(nóng)村,菜都是家里自己種的,很新鮮!瘪R華說,小區(qū)附近也有大超市,但鄰居們都愿意在他這里買點小菜,圖的就是方便、新鮮。
為了讓鄰居們買到新鮮的蔬菜,馬華堅持每天凌晨4點趕回界石家中拉菜!凹依锢先似饋淼迷,他們幫忙摘菜,我回去后就一起洗菜、打包,動作還要快,要趕在早高峰前回到小區(qū)!瘪R華說。
靠著每天新鮮的菜品和方便的地理位置,馬華的菜攤一開就是兩年多。
努力讓孩子們過得好一點
每天賣菜有兩個高峰,一是上午婆婆爺爺們愛出來買菜,二是傍晚下班年輕人買菜。
為了讓菜攤的生意更多,每天傍晚,妻子就背著小背簍到小區(qū)另一個路口賣菜,裁縫店外只留馬華一人。
王云娟說,家里只有一個孩子時,夫妻倆都做裁縫,生活還可以,也存錢在小區(qū)買了房。二寶出生后,各種開銷多了起來,壓力明顯大了,“趁著還年輕再做點小生意,也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寬裕些!
收攤后做好清潔不給鄰居添麻煩
“我經(jīng)常在這里買十幾塊的菜,老板零頭都不要!薄翱吹轿姨崞鹑,老板還拿幾根蒜苗送我!薄
說起這對賣菜夫妻,鄰居們都好評不斷。
靠著每天新鮮的菜品和良好的人緣,馬華的菜攤一開就是兩年多。
馬華說,在小區(qū)里擺攤,做的都是鄰里的生意,如果;^、不真誠肯定不可能長久,所以大家既是鄰居也是朋友。
對于占道經(jīng)營,附近的居民都很理解。住在樓上的劉女士說,這對夫妻很愛干凈,每天擺完攤都要把清潔做干凈。“菜品也新鮮,最主要還是方便,下班在樓下買了菜就回家,不用天天去大超市排隊!
“我們這個菜攤,一方面自己掙點小錢,另一方面也為方便鄰居。最大的前提就是不影響大家,不給鄰居們添麻煩!瘪R華說,每天收攤,把衛(wèi)生做好是基本的,也是應(yīng)該的,同時也要感謝鄰居們的支持和幫助!靶”旧怆m然賺不到大錢,但是自己用雙手賺的錢,很踏實!边@對夫妻說。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瀚祥